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政策与改革司 > 农村改革与试验区建设

贵州省毕节市健全财政资金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日期:2019-05-22 作者: 来源:改革试验区案例 【字号: 打印本页

贵州省毕节市健全财政资金管理体制机制
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近几年来,毕节试验区针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多头、使用分散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了强化整合提效益配套改革促脱贫政策撬动增投入,健全制度作保障的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管理模式。

一、强化整合提效益

坚持功能整合与区域整合相结合。在功能整合中,突出围绕已有项目配套,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整合什么,使事后整合实现整体效用最大化。在区域整合中,立足发展目标,注重发挥计划、规划的引领作用,使事前整合更具针对性、可行性,有效防止了资金使用碎片化现象的发生,加快了美丽乡村、特色产业、板块经济、高效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步伐,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得到长足发展。如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通过整合支农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引进贵州高原蓝梦菇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近200亩,投资1200万元建设香姑生产基地。2014年,采用公司+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把项目资金与企业资金整合,项目资金以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名义入股,在香菇产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带动全村81户贫困农户整体实现脱贫。

二、配套改革促脱贫

将支农资金整合作为有效载体,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精准扶贫紧密结合,使支农资金的配套性、系统性、协调性显著增强。七星关区在涉农资金整合中,探索形成了一市五金多套餐的问需式扶贫模式,即:建立免费苗木超市,向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大病医疗抵垫周转资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小额贷款贴息资金、风险兜底资金、产业发展担保资金支持,设计精准扶贫养殖业套餐、种植业套餐、三产套餐等多项扶持套餐,扶贫的精准度显著提高。

三、政策撬动增投入

通过制定以支持重大产业、重大民生事项为主的财税贴息、补助、优惠政策等举措,将支农资金整合与改善区域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相结合,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向农业农村投入,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缓解了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不足与需求刚性的矛盾,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毕节市在49个试点村累计整合项目294个,涉及资金6.87亿元。带动企业投入、社会投入达5.18亿元,带动比达1:3

四、健全制度作保障

在支农项目立项上,建立项目立项研究和评估审核制度;在支农项目建设上,推行支农项目建设验收、使用管护的群众评议、专家评估制度和支农工程管护与项目立项同时研究、同时评估、同时审批制度;在项目资金拨付上,充分发挥金财工程作用,完善县级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实行严格按项目进度审核拨付资金制度;在项目资金监管上,健全行业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纪检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创新设立乡镇民生监督特派组,将涉农资金、项目作为乡镇民生监督特派组的重点监督内容,实现对民生项目资金的有效监管。